
黨務動態
外科總支第八支部神經外科再顯黨員先進本色——省重點?圃僖淮螞_刺技術創新高地
發布時間:2021年3月1日 來源:株洲市中心醫院 訪問次數 2402次
1921年——2021年,偉大的100年,今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100周年。又逢“十四五”開局,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由此開啟,今年注定將是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。
激蕩新氣象、展現新作為,讓我們一起,學黨史、悟思想、辦實事、開新局,牢記初心使命、堅定理想信念、抒寫輝煌新篇章!
將支部建在科室,每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。近日,我院外科總支第八支部,以支部書記——神經外科一病區黃永凱主任為首的團隊,成功實施一例高難度、高精度的神經外科顯微血管手術,單側開顱顯微夾閉雙側顱內動脈瘤,再顯我院神經外科作為湖南省重點臨床?频膶嵙。顯擔當,有作為,做實事,為群眾就醫提供快速、優質、安全的綜合醫療服務,拉開了新年里“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”的序幕。
63歲的周女士,因突發劇烈頭痛伴嘔吐現象入住我院神經外科一病區。頭部CT提示廣泛蛛網膜下腔出血,后完善頭部CTA提示雙側頸內動脈后交通段動脈瘤。因無法確認責任瘤,進一步完善頭部DSA檢查提示:左側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,大小為5.63*5.92*5.06mm,瘤頸5.73mm,形狀不規則,有小凸起;右頸內動脈后交通段動脈瘤(靠近右側后交通動脈近心端),大小為5.22*5.08*5.16mm,瘤頸3.22mm形狀規則。
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死亡率高,動脈瘤處理存在主次先后之分,責任瘤需優先處理。在韓德清教授的指導下,黃永凱主任和劉超副主任積極組織全科醫生進行術前討論認為:出血責任瘤考慮左側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可能性大,但右側動脈瘤亦不能完全排除破裂可能,建議可予介入栓塞術或開顱動脈瘤夾閉術一并處理。經與患者家屬充分討論和溝通后,共同選擇開顱動脈瘤夾閉術。
患者顱內動脈瘤分處左右兩邊,增加了手術暴露難度,術中一旦出現動脈瘤破裂出血可能危及患者生命,導致整個手術治療的失敗。而雙側開顱手術對患者創傷增大,術后恢復難度增加,通過仔細閱片及詳細手術計劃,黃永凱主任和劉超副主任迎難而上,在做好手術應急預案的前提下,“一切以病人為中心!”,“病人的快速康復是醫生提高技術和服務能力的追求目標!”最終決定從左側額顳單側開顱進行雙側后交通段動脈瘤夾閉術。
入院后第二天,黃永凱帶領的腦血管團隊成員劉超副主任、張際副主任醫師、?坡樽韼熍龛船,?破餍底o理組長李銳、段偉,為周女士實施了左側額顳單側開顱,同時夾閉雙側后交通段動脈瘤。整個手術過程順利,夾閉過程中沒有動脈瘤破裂出血,且術中、術后沒有額外并發癥的發生。術后恢復良好,現周女士已出院。
顱內動脈瘤是顱內最危險的疾病之一,手術風險大,技術要求高。相對于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來說,腦動脈瘤這一疾病在公眾中的知曉率并不高,然而,腦動脈瘤卻有“不定時炸彈”之稱。而且,腦動脈瘤的發病率居腦血管意外的第三位,僅次于腦梗死及高血壓腦出血。數據顯示,九成患者直到腦動脈瘤破裂后才前往醫院就診,才知曉自己有顱內動脈瘤,而其中三分之一還沒來得及到醫院就已死亡。
動脈瘤發生破裂出血時,病人會突然出現劇烈頭痛、噴射狀嘔吐、頸項強直和意識障礙,甚至發生猝死。也有的出現動眼神經麻痹、偏癱、失語、抽搐、精神錯亂等神經精神癥狀。動脈瘤出血后還會因動脈痙攣或閉塞引起缺血性癥狀,如感覺障礙、視幻覺、平衡失調、眩暈等,嚴重者可導致缺血性偏癱、失語、意識障礙。
腦動脈瘤破裂后,搶救的時機非常重要,必須要分秒必爭。遇到可能是腦動脈瘤出血的患者,應立即撥打120。在醫生到來之前,身邊的人可以做一些急救工作,讓病人就地平躺,切忌挪動病人,如果病人嘴里有嘔吐物,應把他的頭偏向一側,并將嘔吐物從嘴里摳出來,避免病人發生窒息。如果身邊條件允許的話,可以讓病人吸些氧氣。
顱內動脈瘤破裂危及生命時,神經外科?漆t生規范化救治是良好預后的重要保障。黃永凱主任介紹,對神經外科而言, 顱內動脈瘤屬于精準神經外科范疇,精準神經外科是大勢所趨,它旨在病變去除最大化,功能保留最大化,手術效果最佳化,讓病人以最佳狀態回到社會生活中。
株洲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,歷經30余年發展、數代人努力,舊貌換新顏,株洲市腦血管病中心也落戶我院。如今的科室編制床位129張、分設兩個病區與一個監護中心,神經外科(亞專業)一病區為株洲市顱腦損傷救治中心,神經腫瘤診治示范基地,精準微創功能修復中心。神經外科設備設施先進,技術力量雄厚,已建設成為省級臨床重點?,躋身全省第一方陣,在全省乃至國內都有一定影響力和美譽度。
微訊:株洲市中心醫院